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試駕星紀元ES,舒适當先的奇瑞旗艦純電?,歡迎閱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毓肥
上周,我們在廈門國際賽車場搶先試駕了奇瑞 2023 的旗艦純電轎車——星紀元 ES。
ES 是奇瑞星途品牌新能源序列的第一款純電車型,同時也是奇瑞第一款 800V 高壓車型。這意味着,ES 肩負着奇瑞面向 2024 智能純電競争的重任。
也正因如此,我們能從 ES 身上看到奇瑞的技術重注:最高 905km 的 CLTC 續航、15 分鍾補能 50% 電量、Orin X+ 激光雷達的高階智駕标配方案,以及高端純電的一大差異化配置——全系标配空氣懸架。
星紀元 ES 和前段時間大火的問界 S7 基于同一平台打造,那麼 ES 的駕駛質感有什麼不同,奇瑞在 ES 身上又投入了哪些差異化產品點?
我們回到上周的廈賽,一探究竟。
外觀:戰鬥感十足
和今年年末幾款熱門純電轎車一樣,星紀元 ES 也定位在了 5 米級别的尺寸區間,長寬高具體是 4945x1978x1467mm,軸距剛好 3 米。
ES 給人的第一眼緣,可以概括為戰鬥感。
貫穿式燈帶構成了 ES 車頭的主旋律,兩側的矩陣 LED 燈組,以及下方的裝飾開孔處,都用切線營造出一種俯衝的姿态。結合車頭處内凹的弧線,ES 的前臉給人很明顯的衝擊感。
這裡要重點提一下車頭兩側下方的開孔。在标準版車型上,這裡是黑色飾板;而高配車型上則會搭載 372 顆白色 +372 顆黃色 LED 燈珠組成的 ISD 互動燈組。
這套互動燈組目前可以顯示的信息,包括了電量、天氣、胎壓,以及基本的轉向投影等等,同時還可以顯示一些動态表情,後期也會通過 OTA 更新更多功能。
目光來到 ES 的側面,這裡也延續了車頭的俯衝、流暢取向的線條風格。同時奇瑞表示整車經過了大量的風阻優化,風阻系數來到了 0.205,算很不錯的了。
另外,ES 根據版本不同,從高到低一共有三款輪毂可選,我們今天主要試駕的是高配的兩款,其中性能版會搭配紅色卡鉗。
最後說一個側面的小細節,ES 的 D 柱後方有一個指示燈。一開始我們認為是電量提示,實際上它還帶有關門提醒功能。
來到車尾,ES 在尾部使用了多層的橫向線條,包括貫穿式尾燈以及尾門處的橫向拱起,營造了更寬體的視覺感受。尾燈内部則是豎狀的 LED 燈珠。
尾部上方,是 ES 的一個特色配置:主動式電動尾翼。提供了 90km/110km 兩檔速度的自動開啟角度,以及可以自主通過 APP、車機、語音開啟的「人前顯聖」剛需打開方式。
我們試駕當天主要實拍的是藍色頂配版和綠色高配版。其中藍色頂配是搭載了 ISD 互動燈組,以及單激光雷達 +11 個攝像頭的高階智駕硬體組合;綠色高配則是基礎版智駕硬體 + 車頭普通飾板。
總體來說,奇瑞星紀元 ES 的外觀相對流暢動感,符合產品經理向我們傳遞的「年輕溫暖中產」用戶畫像。在一些外部配置方面,也盡量做到了差異化,接下來我們進車内看一看。
内飾:水準之上,細節精致
星紀元 ES 座艙的獨特性,其實超過我們預期。
一上車比較鮮豔的,是橫亘中控區,以及中控台下方的水晶燈條,可以在車機内自定義顏色,并且官方還調了幾個混合色調,氛圍感拿捏得不錯,不會顯得用力過度。
下方燈條前面是兩個放手機的凹槽,不過我們試駕的車型只上了左側風冷無線充,右側目前狀态還是空白。
再往前就是 ES 的智能座艙中控屏了,15.6 英寸 2.5K 分辨率的基礎配置比較亮眼,唯一有點遺憾的,是中控芯片依然是骁龍 8155,對比今年底的 8295 狂潮,稍微有些慢。
不過 8155 的底子還是在的,ES 智能座艙的基本功能操作不會顯得遲滞,就是一些功能菜單子選項的排布比較深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ES 的 Lion AI 語音助手。像是可見即可說、連續語音和全時在線這些标準功能都有,就不展開說了。
真正的特色有兩個:奇瑞為 Lion AI 接入了訊飛星火大模型;以及繪制了全新的語音助手 3D 模型,拟人感更強了。
最後來聊聊空間,ES 本身的尺寸足夠大,而且車身高度并沒有過分追求低趴,所以車内的空間感還是比較寬裕的。後排還配備了控制屏,高級感營造得比較到位。
事實上,今年年末我們試過的幾款 25 萬級别國產純電轎車,它們的空間都沒有差距,星紀元 ES 強調的 975mm 後排 X 向空間非常充足,不過這個班上都是傑出人士生,硬要找到第一還是有難度。
駕駛:舒适至上,全系空懸
奇瑞官方對 ES 的定調是「世界級超舒适長續航轎車」。世界級當然代指奇瑞的全球化戰略,905km 的續航數字也非常直觀,那舒适呢?
奇瑞的答案有兩個,一個是全系标配空懸,另一個是雲台底盤。
先來說全系空懸,這套空懸的總行程達到了 60mm,其中最高的模式,離地間隙可以提升 50mm。我們也在現場體驗了這套空懸為 ES 帶來的通過性能提升。
可以說雖然跟真正的 SUV 有距離,但相比同等尺寸的純電轎車,ES 的标配空懸依然有優勢。
另外,奇瑞還為這套空懸配備了 CDC,不僅 CDC 本身可以在合法的全速段适時調整懸架阻尼,還可以聯動空懸,實時調整離地間隙。這也可以說是 ES 在同價位純電轎車的一大差異點了。
空氣懸架和 CDC,同時還是奇瑞雲台底盤的重要組成部分。
奇瑞官方表示,ES 首發的雲台底盤,提供了「雙叉臂的最高級形式」——虛拟主銷雙叉臂,實際作用則是通過解耦物理機構的運動極限,實現奇瑞為 ES 定義的「平衡舒适和操控」目标。
平衡,也是 ES 在駕駛過程中,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
和同價位一些很明顯強調操控的車型,比如特斯拉 Model3 不同,ES 的底盤性格相當溫和,空懸和 CDC 的主要作用,還是在極限操作時托你一把,而不是鼓動你進一步激烈操作。
ES 的高配雙電機車型功率也來到了 343kW,加速成績 3.7 秒。我們實際感受的确爽快。
但比 3.7 秒更驚訝的,是 ES 的制動過程,車身姿态抑制得非常穩當,和加速時相對較大的車頭抬升相比,ES 的制動可以提供非常強的操控信心。
這種操控信心,也延續到了我們的賽道試駕環節。
我前面說過,ES 的性格是「平衡」,它強大的制動能力,并非在賽道中讓你躍躍欲試,而是在你試探到車子動态邊界的時候,幫你護住車身姿态。
這個判斷,主要來源于 ES 即使在運動模式下,車身側傾的抑制也不會過于強硬。這種調校的好處,就是日常行駛的高級感有保證,既不硬邦邦,同時也沒有開大船那種虛無感。
所以站在家用的立場,我會給 ES 的動态行駛一個肯定,和同樣底層打造的 S7 相比,ES 會是一台更偏向家用的豪華轎車。
星紀元正式起航
目前星紀元 ES 已經開啟預售了,價格是 24.8-34.8 萬元。
這個價格代表了星紀元的豪華野心,但同時也是中國新一代純電轎車,集體發力衝擊的價位段。
小鵬 P7i、銀河 E8、極氪 007、比亞迪漢,以及「遠房親戚」S7,都是這個價位段的熱門車型,星紀元攜奇瑞三電智能技術大成而來,但依然要面對内卷大潮的挑戰。
奇瑞為 ES 找到了兩個破局點:全系空懸,以及最低 11.7kWh 能耗 + 最高 905km 續航的三電平台。
那麼,你們會為這兩點買單嗎?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