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傳統車企電動化大提速,造車新勢力面臨生死存亡?,歡迎閱讀。
快把公眾号設為星标,開車不迷路!
今年是新勢力生死存亡的關鍵一年,多家車企面臨戰略調整。加速轉型的傳統車企已經與造車新勢力展開正面交鋒,且大有奪回新賽道 " 主角 " 之位的氣勢。上海車展之後,類似上述觀點開始逐漸多了起來。
傳統車企正向造車新勢力強力 " 反擊 "
在上海車展開幕前幾日,沃爾沃汽車高管在新車發布會上叫板車市的 " 新玩家們 ":" 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 随後,大眾、BBA 為首的百年車企也在各自品牌之夜上紛紛表态:" 全面電動化,已經準備好了。"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今年多次明确集團電動化數字化的決心;奔馳則成為首個啟動純電專屬平台的豪華企業;大眾汽車通過基于 MEB 平台的 ID. 家族展現出 " 再造一個電動化成功範式 " 的實力;沃爾沃明确到 2030 年将成為豪華純電車企。此外,上汽通用别克旗下首款純電動車 Electra E5 在上海車展前不久低價上市,别克市場營銷部部長姚芾更是直言:" 油電同價是上汽通用既定的策略和目标。"
日系車企當中,豐田、本田、日產等也都展示了最新的新能源陣容,本田汽車宣布,将于 2024 年年初在中國市場推出 "e:NS2" 和 "e:NP2",到 2035 年,将先于其他地網域,實現純電動車銷售占比 100%。
電動車大幅領先的國内車企當中,比亞迪、吉利、廣汽埃安相繼發布高端產品,奇瑞高調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 iCAR,長安阿維塔、東風岚圖、上汽智己、長城坦克和魏牌等也在加速推進新能源產品的占比。銷量方面,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比亞迪、廣汽、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吉利新能源車銷量位居前六位,而國内造車新勢力頭部陣營中,也就理想的銷量相對堅挺。
因此,早在今年初就有業内人士表示,今年傳統車企将會集體向新能源領網域進行 " 反攻 ",并在銷量規模上大幅趕超新勢力車企。同時,業内人士還指出,傳統車企在電氣化道路上 " 大象轉身 " 雖難,但一旦轉身,大象依然是大象。
新勢力車企面臨巨大挑戰,戰略調整進入關鍵期
今年 4 月上旬,蔚來董事長李斌在媒體溝通會上戲稱,如果接下來每個月銷量還是 1 萬輛,自己和蔚來總裁秦力洪就得找工作去了。根據今年 4 月前三周的上險量顯示,蔚來汽車前三周上險量只有 4116 輛,按此推算,4 月蔚來汽車的整體銷量大概率會在 7000 輛以内,大幅落後于長安、吉利等老牌車企的新能源車業務。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明确表示,今年是新勢力生死存亡的關鍵一年,多家車企面臨戰略調整。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指出,當前造車新勢力洗牌速度明顯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從推廣應用階段進入市場化階段。
數據顯示,高端入局的新勢力車企正面臨發展瓶頸,而以低價產品走量的零跑和哪吒在去年的銷量則分别迎來同比 150% 和 118% 的增長。但是,對于目前的新勢力車企來說,無論是高端還是低價走量,都還沒能實現規模化提升,仍處于虧損當中。而高度内卷的市場,卻對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現金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這兩方面目前都是造車新勢力的短板。
此外,有業内人士指出,當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 30%、市場競争高度白熱化的當下,更考驗企業的規模經濟、内部管理的能力力,而在這些方面傳統車企有着先天的競争優勢。造車新勢力強調快速迭代,存在產品規劃不夠科學,產品開發成本高、在售車型彼此内耗等問題。
因此,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今年很有可能将出現第二波洗牌潮,而第一梯隊的新勢力車企也将進入一個戰略調整的關鍵期。
結語:
從市場發展的形勢看,留給新勢力車企的時間顯然不多了,随着傳統車企的不斷 " 反攻 ",新勢力将暴露出更多的挑戰。但是,同時也應該看到的是,由于傳統企業的供應鏈及工藝生產體系趨于成熟,因此在技術全面創新和智能化方面存在弱點。此外,在營銷模式、體系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傳統車企也面臨新的挑戰。只能說,想要在快速變化的未來成為最終的赢家,都将面臨着全新的挑戰。
點個 " 在看 " 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