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文學是有眼睛和大腦的,不是誰的直播間都能進,歡迎閱讀。
2 月 28 日晚上十點半,由餘華、蘇童攜手董宇輝的《收獲》專場直播落下帷幕。原定 1 個小時的直播由于氣氛熱烈 " 拖堂 " 到 2.5 小時,期間獲得 1.7 億個贊,最高實時在線超 48 萬人。截至次日零點,2024 年《收獲》全年雜志與 2024 年《收獲長篇小說》在 4 個小時内分别售出 7.32 萬套和 1.5 萬套,成交金額 1468 萬。
這也是繼《人民文學》與梁曉聲、蔡崇達在董宇輝直播間亮相,并取得巨大成功後,作家與主播在直播間的又一次成功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來,還有作家與主播進行合作,且合作的内容和範圍也會更廣、合作的空間更大。
曾幾何時,文學和文學刊物在年輕人當中是何等的高大上,只要講到是文學青年,就會投來無數贊許和羨慕的目光。如果能在文學刊物上發表一篇作品,哪怕是豆腐塊,也會引發許多關注,會被周邊人稱作為 " 作家 "。即便知道這是恭維的話,自己離作家還有很長的距離,心裡也是樂滋滋的。訂閱文學刊物,都是自發行動,會按照自己的經濟實力,想方設法地多訂幾份文學報刊。特别像《人民文學》、《收獲》這樣的重點文學刊物,尤其是後來的《中篇小學選刊》等精華類文學雜志,就更是搶手貨。
文學刊物遭到衝擊,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文學以及互聯網對文學作品的快速傳播,讓文學刊物的閱聽人率快速下降,加上文字快銷品、短視頻、遊戲等的出現,确實讓文學和文學刊物都遭受了巨大衝擊。甚至有人在問,文學還有市場嗎?文學刊物還需要辦下去嗎?文學和文學刊物會不會像算盤一樣在現實生活中消失呢?
而從《人民文學》和《收獲》、《收獲長篇小說》走進直播間的情況來看,文學和文學刊物在受到互聯網強烈挑戰的同時,并沒有被抛棄,文學的海洋仍然洶湧澎湃,文學愛好者、喜歡閱讀者,仍然把文學和文學刊物當作自己吸收精神營養的重要渠道,只要你有,我就不棄。而雜志社選擇董宇輝作為文學和文學刊物的推廣者,請著名作家走進董宇輝直播間,一起進行文學推廣和雜志銷售,也是找準了目标、找對了方向。
要知道,文學是有眼睛的,也是有心髒的,更是有大腦的,并不是所有的直播間都能接得住文學、裝得進文學刊物的。那些看似人氣很旺、流量很足、粉絲很多,推銷一般商品動辄數千萬、上億,甚至十幾億的直播間,文學和文學刊物是走不進,也是不願進的。如果讓他們推銷文學和文學刊物,會讓文學很不适應,讓文學刊物瑟瑟發抖。文學和文學刊物都必須具有内涵和文學氣質的主播,才有資格通過直播向文學愛好者推廣。
董宇輝有這個氣質和内涵,也有與著名作家一起直播的資格。
要知道,梁曉聲、蔡崇達、餘華、蘇童等,都是文學愛好者仰視、仰望的著名作家,沒有一定的文學氣質和文化内涵,是無法與他們同坐直播間推廣文學和文學刊物的,也是無法形成互動的。因為,作家與主播對文學和文學刊物的推廣,不像明星與主播之間的純商品交易,可以用赤裸裸的賺錢語言、身體語言,用親們、家人們等沒有任何感情元素的招呼,甚至用一些有點低俗的挑逗方式。文學和文學刊物不行,必須保持自己的高貴品質,維護自己的尊嚴,必須用内涵、用智慧、用幽默、用樸實等打動直播間的觀眾,特别是文學愛好者。如果文學和文學刊物在直播間的推廣,也用明星和主播那種方式,我敢說,廣大文學愛好者只會上一次當,絕不會上二次當。
這也意味着,接下來的文學和文學刊物走進直播間,可能不會全部由董宇輝來包場,董宇輝也不會去包場。那麼,還有幾名主播能夠配得上文學、配得上與作家一起推廣文學和文學刊物呢?這是需要刊物主編、地方作家協會等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切不可亂選主播,讓文學和文學刊物受到傷害。到時候,不僅達不到宣傳推廣文學和文學刊物的目的,反而會弄巧成拙,損害了文學和文學刊物的名聲。普通商品可以靠名氣、流量、粉絲來推銷,文學和文學刊物則需要内涵 + 名氣的組合才能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