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黯然落幕!黃其森和泰禾的漫長救贖,歡迎閱讀。
作 者丨張敏
編 輯丨林虹
圖 源丨圖蟲
曾在房地產市場狂飙突進的閩商軍團,黯然落幕資本舞台。
5 月 23 日晚間,ST 泰禾(泰禾集團)公告稱,截至 5 月 23 日,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十二個交易日低于 1 元。根據相關規定,若收盤價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低于 1 元 / 股,公司股票将被深交所終止上市交易。
當日,ST 泰禾收于 0.64 元 / 股,即使在未來 8 個交易日裡持續漲停,也無法回到 1 元以上。也就是說,從這一天起,泰禾退市的結局就已注定。
2020 年 7 月,泰禾宣布,未能如期兌付一筆中期票據的本金和利息,從而觸發債務違約。泰禾也成為本輪市場調整中,第一家出現債務違約的大型房企。
此後,泰禾采取多種手段進行自救。到目前為止,泰禾已與超過半數的投資者達成和解,并完成相當規模的債務展期。泰禾旗下項目中,除太原金尊府外,其餘均已實現復工。2023 年 5 月,泰禾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生產運營 " 較歷史同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但走向退市的過程就像 " 溫水煮青蛙 "。2022 年 4 月末以來,泰禾的股價就再未升至 2 元以上,期間還曾兩度跌至 1 元以下。今年 5 月 8 日,當收盤價再度跌至不足 1 元時,終于反彈乏力。
泰禾在 2013 年到 2017 年間曾激流勇進。
黃其森生于福建,曾在銀行系統工作過多年,1996 年創立泰禾集團。黃其森善用杠杆,敢于冒險,這令泰禾在洶湧的市場紅利下一度無比高光,也使之在房地產去杠杆的前夜就率先折戟。在艱難的化債過程中,黃其森的韌性又幫助泰禾度過了 " 至暗時刻 "。
如今,狂歡歸于沉寂,泰禾的救贖之路仍然漫長。
愛拼才會赢
成立之初,泰禾的發展重心位于福建,其中福州是其重倉區網域。到 2012 年,泰禾以 62.31 億元的銷售額問鼎福州樓市年度銷售冠軍,占據近 10% 的市場份額。
2007 年,黃其森把福州泰禾價值 24.2 億元的股權注入福建三農,并于三年後借殼上市成功。當時,監管部門已經暫停房地產企業在 A 股上市的批復,泰禾通過 " 曲線救國 ",成功搭上資本市場的快車。
泰禾真正聲名鵲起,源自其在北京開發的一個項目。
2003 年,泰禾在北京市通州區獲取一宗約 500 畝的地塊。因地塊靠近大運河,被命名為 " 運河上的院子 "。2004 年,項目推出第一期,定價為 6000-7000 元 / 平方米,遠超通州區 2000 元的市場均價。也因此,項目銷售十分緩慢。
對此,黃其森反其道而行之。他斥巨資對項目進行全面改造,使其配置大幅更新。2008 年末,項目推出新一期產品 " 泰禾紅御 ",開盤單價已達到 30000 元。
此後,黃其森繼續在產品上下功夫。2012 年 7 月,項目推出 12 套别墅,單套價格約為 3 億元,折合單價每平方米 20 萬元,成為當時北京最貴的住宅產品。
這一系列操作讓業界嘆為觀止。雖然有市場紅利的加持,但黃其森的產品意識和冒險精神仍然體現得淋漓盡致。項目最初貨值預計只在 10 億上下,最終增長至近百億。
這也是黃其森最得意的作品,即後來的 " 中國院子 "。項目奠定了泰禾的 " 高舉高打 " 的基調,即做高端精品住宅,服務于改善性需求群體。
此後,泰禾在土地市場持續發力。到 2017 年,通過公開市場拿地和收并購,泰禾旗下的項目數量已經達到 68 個,相當于 2012 年的四倍以上,布局城市超過 20 個。
泰禾的銷售額也迅速提高。2015 年開始,泰禾不再公布銷售規模。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2017 年泰禾銷售金額超過千億,2018 年達到 1300 億,連續兩年位居中國房企 20 強。
泰禾的發展是閩系房企快速崛起的縮影。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泰禾、旭輝、世茂、陽光城、正榮等一批福建房企強勢殺出,成為中國房地產版圖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中銀證券指出,閩系房企繼承了 " 敢于拼搏 " 的閩商基因,形成了與其他區網域房企不同的三個特點:" 強擴張、高杠杆、快周轉 " 的經營模式,善用資本的融資特點," 家族化 " 濃厚的管理制度。
2021 年,一些福建房企出現債務違約,部分企業也已走到退市邊緣。其崛起與沉寂的路徑,均與泰禾有一定的相似性。
大象跳舞
上述閩系房企的三個特點中,泰禾至少滿足前面兩點。2017 年之前,泰禾的融資結構中,銀行貸款占比 4 成左右,非銀融資在 3 成以上,其餘為發債。但從 2017 年開始,非銀融資占比驟然提升,并連續多年保持在 6 成以上。
泰禾合作的非銀行機構主要包括信托、資產管理公司等,這部分投資者主要介入拿地後的建設和運營階段。這種變化也說明,從 2017 年開始,泰禾進入大規模的項目建設和銷售周期。同時,非銀融資期限短、成本高,會使短期債務驟增,對存貨周轉速度的要求較高。
但此時,問題開始出現。
一方面,管理水平不能匹配規模的需求。在 2021 年的一次交流中,黃其森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泰禾一下子擴張到二十幾個城市,人才十分緊缺,其管理也與一些大型房企有差距,甚至是 " 小學生 " 水平。這不僅造成項目推進中的無序,打亂了集團既定的時間節奏,也給後來的債務化解帶來了不少遺留問題。
另一方面,周轉速度偏慢。
事實上,對周轉能力的自信,正是黃其森推動泰禾快速擴張的原因之一。但在房地產產品品類中,高端住宅的開發周期普遍較長,銷售速度相對較慢,似乎與高周轉的要求天然相斥,而泰禾主張的 " 高周轉、高品質、高溢價 " 更是難以做到矛盾統一。
2019 年,泰禾集團副總裁全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高溢價、高品質、高周轉是矛盾的,不可能全部實現,如果全部實現,那便是 " 大象跳舞 " 了。當時,泰禾尚未暴雷,但資金鏈壓力已經顯現。
在實際操作中,情況往往更加復雜難解。
由于項目定位的原因,泰禾拿地的成本普遍偏高,部分地塊的樓面價接近或超過當時的商品房售價,即 " 面粉貴過面包 "。2017 年,新一輪調控周期來臨,這些項目的銷售變得舉步維艱。
另外,一些地塊存在拆遷騰退難、權屬關系復雜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嚴重制約了項目建設和銷售速度。
2018 年,黃其森開始對泰禾 " 踩刹車 ",包括停止拿地、退出投資回報周期長的舊改項目、實施人員優化等。用黃其森的話說," 實際上已經在撤退了 "。
但龐大的庫存規模,仍然帶來了長久的資金壓力。
截至 2019 年末,泰禾的有息負債降至 974 億元,但一年内到期的債務規模仍然高達 500 億。當時泰禾的現金流不足 120 億,還款能力岌岌可危。
2020 年 7 月 6 日,泰禾公告稱,未能完成中期票據 "17 泰禾 MTN001" 本息的按時兌付,從而正式宣告債務違約。此時,對房地產業產生深遠影響的 " 三道紅線 " 政策還未出台。
艱難化債
早在正式暴雷之前,泰禾就開始自救。2018 年末到 2019 年,泰禾陸續出售十多個項目,總回款超過百億。2019 年,某頭部房企曾與泰禾接觸,并探讨入主的可能性,但由于黃其森不想放棄控制權,雙方協商未果。
2020 年,因新冠疫情影響到銷售工作,泰禾的财務指标持續惡化。此時,黃其森終于下決心放手。5 月 13 日,泰禾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泰禾投資正在籌劃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相關交易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
當時,廈門國貿、廈門建發、中鐵建、保利等企業都與泰禾進行過接觸,但因泰禾的債務規模過于龐大,資產質量相對不佳,最終選擇放棄。另有一些企業試圖收購項目,但泰禾更希望整體解決問題,使得合作也未成行。
最終,萬科後來居上。經過密集接觸,雙方于 2020 年 7 月末籤署協定,泰禾将向萬科轉讓 19.9% 股份,總成本 24.3 億元。但入股需達成多個前提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為:1、泰禾制定出與債權人達成一致、并令各方認可的債務重組方案;2、萬科對泰禾完成法律、财務、業務等盡職調查,并就問題的解決方案達成一致。此外,萬科不對泰禾的經營和債務承擔任何責任,也不提供額外的财務資助。
這是一份十分保守的方案。但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在談判中,萬科欲将黃其森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壓到較低的水平,并希望對管理團隊的任免和公司運營有徹底的掌控權。在遭到泰禾方面的反對後,萬科才退而求其次。
但萬科仍然積極介入到與泰禾債權人的談判中。2020 年下半年,黃其森一度常住在北京金融街的威斯汀酒店,與萬科的代表一起,密集會見債權人。此外,萬科還派出人手,在項目梳理、融資籌資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2021 年 3 月,曾在萬科、星河控股任職的黃耀文加盟泰禾,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分管運營。這意味着,在泰禾的債務處置中,萬科已經深度介入。
但好景不長。2021 年下半年,房地產信貸收縮,行業流動性驟然收緊,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泰禾化債工作的不确定性陡增,萬科入股的前景也被蒙上一層陰影。
2022 年,樓市繼續調整,陸續有房企出現債務違約。由于部分債權人始終态度強硬,泰禾只能做 " 一事一議 " 的項目處理,而難以實現整體層面的債務重組。雙方都清楚,達成萬科入股條件的可能性正在變得渺茫。事實上,考慮到當時的復雜形勢,萬科已在悄然撤出。
2023 年 3 月,黃耀文辭職,泰禾内部已無萬科系高管。5 月,萬科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入股泰禾的先決條件尚未達成。知情人士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雙方的合作早已中止。
泰禾只能孤軍奮戰。
2022 年年末,旨在為行業注入流動性的股權、債券、信貸 " 三支箭 " 陸續射出。經過約一年半的深度調整,市場出現回暖迹象,房地產業的信心也有所恢復。
2023 年春節前夕,黃其森在公司内部表示," 泰禾已經從最困難的時候走出來了 "。
成敗黃其森
從某種意義上說,黃其森成就了泰禾的大起大落。他對資金杠杆的大膽使用和擴張時的無所畏懼,令泰禾快速崛起,又快速跌落;他在纾困過程中表現出的韌性,又令泰禾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刻——如果事實真如他所判斷。
在泰禾工作過的員工對黃其森有兩種較為鮮明的評價,一種認為黃其森宅心仁厚,尊重人才,且有產品情懷;另一種則認為他好大喜功,聽不進逆耳忠言。
黃其森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泰禾一度從頭部房企及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引進大量職業經理人,既許以高薪,又賦予較大的權限。在房地產業,這也是追趕者常見的做法。
但在泰禾,這種模式并未奏效。一名前泰禾高管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透露,在泰禾瘋狂擴張的時代,一些職業經理人曾主張拿下品質不佳的高價地塊,并在匯報中對總部進行欺瞞,自己卻中飽私囊。還有一些城市公司負責人立下不切實際的 " 軍令狀 ",全然不顧公司的儲備貨值和當地的市場環境。
也許是對形勢判斷過于樂觀,黃其森選擇相信這些匯報。對于一些反對的聲音,他卻認為 " 不夠有魄力 "。
該人士還指出,在事後的反思中,黃其森總是将問題歸咎于管理層面,卻不認為自己的戰略判斷有誤。
但在經歷了大起大落後,黃其森還是做出了改變,不管在戰略判斷還是行動上。
2021 年初,他提出 " 二次創業 ",将區網域布局收縮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福州和廈門等不到十個城市;產品定位 " 高端精品 ";規模保持在 300 億到 500 億的水平。
此時,黃其森事必躬親,直接把控戰略、運營、產品等各個環節。他取消了原來的城市公司層級,實施 " 區網域—項目 " 兩級管理。并多次前往項目現場,一邊督促復工復產,一邊對項目細節提出建議,力求完美交付。2019 年 12 月至 2023 年 4 月,黃其森甚至兼任董秘 40 個月之久。
2022 年 8 月至 2022 年 11 月,泰禾開展廉潔整頓自查活動。公司稱," 近年來,在企業運營中發現少數高級管理人員、員工已經出現貪腐舞弊等問題,嚴重破壞了集團的發展根基。" 這一年,因泰禾高管涉嫌多項違法犯罪行為,黃其森協助有關機關調查 8 個月,11 月才返回公司。
2023 年,房地產市場預期改善。在泰禾官網的述評文章中,對 2023 年的展望為 " 春山可望 "。重整旗鼓的泰禾還再度招攬人才。
但在資本市場,量變終于積累成質變。
在投資者信心長期不足的情況下,近年來地產股的價值大幅受挫。5 月 8 日,泰禾的收盤價跌至 1 元以下,且反彈乏力,公司走到退市邊緣。據悉,泰禾曾向深交所申請停牌,但未獲批準。5 月 23 日,在連續 12 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 1 元後,泰禾退市已成定局。
泰禾方面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退市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公司将繼續推動復工復產、保交付保品質工作;同時繼續推進引入戰略投資者、推進債務重組等。針對退市,公司将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推進轉板工作。泰禾還表示," 公司仍然希望通過未來一系列舉措,回歸主機板上市。"
顯然,即使離開資本市場,黃其森和泰禾的救贖之路也遠未終結。截至 2023 年 4 月 28 日,泰禾已到期未歸還借款本金為 582.03 億元,公司對外擔保中實質性逾期債務對應的擔保餘額為 54.16 億元。除債務化解外,維權、交付等問題的處理都将是長期的。
在 " 二次創業 " 中,黃其森希望把泰禾打造成 " 小而美 "、" 小而精 " 的企業。在如今的情勢下,很難說這一目标是否務實,真正值得讨論的也許是,在房地產的繁華落幕後,它會成為支撐泰禾穿越下一個周期的力量嗎?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向添雨
21 君薦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