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細數阿裡投資,蔡崇信所言不是否定只是事實,歡迎閱讀。
文 | 财經思享匯,作者 | 李承澤,編輯 | 管東生
北京時間 4 月 10 日,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在退休五年後罕見地在阿裡内網上發表題為《致改革 致創新》的帖子,對由蔡崇信和吳泳銘組成的新一屆管理層的變革措施給予高度肯定和支持。着重強調阿裡巴巴已經重新回歸健康發展軌道,并稱将繼續支持改革。
在這篇文章中,馬雲稱 " 這幾天不少人給我發了 Joe 接受采訪的視頻,有人對我說,這個視頻對我們過去錯誤的坦承,尺度很大。是的,感謝 Joe 的勇氣和擔當,有錯誤不可怕,沒有人不犯錯,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錯、不認錯、不改錯。"" 這一年最核心的變化,不是去追趕 KPI,而是認清自己,重回客戶價值軌道。"
而對于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未來,馬雲則認為 " 三、五年的時間跨度對于互聯網領網域而言,猶如一個世紀之久,足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相信,三年後的電商肯定不是今天最熱門的電商……重要的不是今天要趕上誰,而是想一想明天的電商應該如何提升消費體驗…… AI 時代剛剛到來,一切才剛開始,我們正當其時!"
自 19 年激流勇退後,五載光陰飛逝,回顧往昔,從當年支持 " 欽定太子 " 張勇積極投資,擴張戰線到今日發文力挺蔡崇信變賣資產、收縮投資、關注主業。我們不禁發現,阿裡巴巴五年來的變化或許遠大于馬雲本身。而通過關注阿裡在近年來各種投資的得失,我們會對阿裡的改變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 大擴張時代 "
2015 年 5 月,張勇接任阿裡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此舉在當時被解讀為阿裡的靈魂人物馬雲已經開始着手為自己的退休做準備,将逐步退出公司日常管理,而張勇則是馬雲欽定的 " 太子 ",将是阿裡未來的掌舵人。
随後幾年,阿裡的大手筆層出不窮。
2015 年,阿裡為拓寬發展領網域,打造集群效應,積極進軍快遞、零售與當時正被炒的火熱的新興領網域——交通出行行業,大舉投資蘇寧雲商、圓通快遞、魅族科技、快的打車、口碑。
2016 年投資彼時尚屬萌芽階段的外賣業,同時繼續在交通出行、電商等行業持續發力,有代表性的如投資餓了麼(12.5 億美元)、滴滴出行、Lazada(10 億美元)。
2017 年,阿裡繼續進軍線下零售,同時積極開拓其他賽道,投資高鑫零售(29 億美元)、銀泰(26 億美元)、餓了麼(10 億美元)、菜鳥網絡(53.2 億元)、ofo(7 億美元阿裡領投)、易果(3 億美元)。
2018 年,阿裡全面出擊,在各個賽道均進行了大量投資,投資金額比較大的如投資 WPP 中國業務(25 億美元阿裡領投)、哈啰出行、中通快遞(13.8 億美元)、ofo(8.66 億美元阿裡領投)、分眾傳媒(150 億元)、Quibi(10 億美元)、華人文化傳媒(100 億元阿裡領投)、居然之家(54.53 億),這一年,阿裡的對外投資額度也達到了頂峰,全年披露對外投資金額達到了 2908.43 億元。
2018 年後,阿裡的對外投資開始逐年減少,且投資領網域也愈加集中,主要在快遞(集齊 " 四通一達 ")、新能源汽車(投資小鵬并形成橫跨公共交通、車聯網、二手車、自動駕駛等多個業務的全產業鏈布局)、電商(投資 " 衣二三 "、母嬰垂直電商 " 寶寶樹 ")、文娛產業(投資萬達電影、分眾傳媒)、企業服務相關產業(深耕阿裡雲,投資銀泰、蘇寧)、金融(郵儲銀行、眾安保險)等。
可以說,阿裡的投資除了純粹的财務原因外,更側重于加強阿裡的生态系統、創建戰略協同效應,提升公司整體價值。
投資的 A 面
阿裡做投資 " 提升公司整體價值 " 的這個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實現,比如阿裡于 2014 年以 14.5 億美元收購了昔日的行業老大高德地圖,以高德的地圖内容、定位服務和導航功能來鞏固并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老本行——電商,同時謀篇未來,以收購高德作為自己邁向大數據、雲計算的投石問路之舉。
近年來,雖然高德從在财務上很少帶來正向效應,但是其特殊的作用卻不可小觑,借助高德的平台與數據,阿裡巴巴團隊開發出了一整套阿裡生态鏈,将原本互不相關的業務連接在了一起,進而提升了阿裡的綜合競争力。
從去年開始,高德業務一度成為阿裡新的活力來源,2023 年 2 月,高德發布了全新的一體化出行服務平台,接入城市出行和城際出行的全品類服務。3 月,高德與阿裡旗下到店業務 " 口碑 " 正式合并,未來阿裡旗下所有的本地生活到店業務也将整合在高德之中。可以說,高德已經從原始的導航、打車功能延伸發展為包含日常休閒玩樂各類生活服務功能的平台,日益成為未來阿裡新的增長點。
除了高德,菜鳥網絡也是阿裡投資的得意之作。
近日,阿裡巴巴宣布其子公司菜鳥已經撤回其在港交所的首次公開發行及上市申請。與此同時,阿裡計劃向持有菜鳥已發行股份的少數股東發出要約回購其股份。外界認為,此舉目的是加強阿裡對菜鳥的控制權,并進一步推動其全球擴張戰略。
随着阿裡逐漸将重心放回電商核心業務和以阿裡雲為技術基石的關鍵領網域。菜鳥作為這一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發揮着極大的作用。作為阿裡的物流先鋒,菜鳥為淘天集團提供高效的履約以及配送、退貨服務,同時也進軍國際市場,滿足了阿裡的全球物流需求。
自創立之初,菜鳥便注重技術創新,不斷發力建立智能化的物流體系,并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領網域持續深耕。憑借其提供的高效、便捷的服務,菜鳥早已成為阿裡電商核心競争力的一部分。正如蔡崇信所說 " 商業全球化的前提是物流全球化,這件事足以令我們為之興奮和奮鬥。菜鳥會立足中國根基、着眼全球市場,持續構建全球化的物流網絡。"
投資的 B 面
既然高德、菜鳥比較成功,那麼蔡崇信、馬雲所言的錯誤又在哪裡呢?也許他們指的是這些投資。
比如投資 200 多億的蘇寧易購,由于轉型失敗、經營模式陳舊(過度依賴線下市場)、戰略布局混亂、治理不善等原因早已陷入深淵,其股價已經由 2015 年最高峰時的每股 23.14 元跌至每股 1.5 元左右,阿裡的 238 億投資 8 年來僅在市值上的損失就已經接近 90%。
2017 年 8 月,天貓宣布向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投資 3 億美元,其目的在于借助易果生鮮安鮮達冷鏈物流,加強天貓超市的生鮮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進而提升服務質量,強化阿裡電商的競争力。
然而,在 2018 年 12 月,阿裡巴巴在進行新的公司組織架構調整時,卻将本由易果生鮮負責的天貓超市生鮮運營交給了盒馬,易果生鮮則被要求 " 進一步強化數字驅動的生鮮全產業鏈協作平台的定位,為包括盒馬、大潤發、餓了麼在内的阿裡生态内新零售、新餐飲服務。"
突如其來的 180 度轉向直接打斷了易果的脊梁,并且,易果缺乏核心競争力,其采取的與傳統電商别無二致的中心倉儲模式在面對生鮮這類對時間極為敏感的物品時難以很好的滿足用戶需求(配送時間、新鮮度達不到要求),相較于盒馬的店倉一體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用戶下單後不需經過中心倉儲,而是直接由大數據匹配至最近的盒馬社區店的新模式,易果的配送效率、服務質量大大落後,成本也較為高昂,完全沒有任何競争力。
同時易果的近九成訂單都來自天貓,對阿裡的依賴極強,當阿裡在生鮮電商平台領網域着力打造盒馬時,易果生鮮的命運就已經注定,2019 年 9 月,菜鳥也宣布暫停與易果生鮮旗下安鮮達的合作,易果的狀況進一步惡化,三個月後的 2019 年 12 月,易果生鮮 APP 暫停服務,同時該公司被上海長寧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标的為 1411.02 萬元。
同樣是線下零售行業且在阿裡零售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的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也在近年來受制于諸多因素而遭遇經營困難。2024 年春節假期剛過,江蘇、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大潤發就陸續宣布閉店。
有媒體統計,2023 年大潤發至少關閉了 13 家門店,2024 年開年接着關閉 4 家門店。對此,大潤發官方解釋稱關店主要是因為租期到期與戰略調整,同時,其業績也差強人意,除了剛被阿裡收購的 2017 年實現營收增長外,其他年份業績大體呈現持續向下趨勢。
今年 2 月,蔡崇信在财報電話會議上的講話,對實體零售業務已經基本定了調:" 目前阿裡的資產負債表上依然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他們不是核心的聚焦業務 "。這意味着,高鑫零售乃至整個阿裡的傳統零售類業務的最終結局都大概是被售出。
在文娛領網域,阿裡的投資版圖也不容樂觀,盡管萬達電影在 2023 年上半年扭虧為盈,但是其股價仍舊由阿裡投資入場時的 33 元每股跌去過半,目前維持在 16 元每股的水平。
在視頻平台上,阿裡的相關布局以及與字節跳動的競争也遭遇了失敗。
2018 年 9 月,阿裡巴巴聯合迪士尼,以十億美元高調投資了一家由華特迪士尼前主席,夢工廠動畫聯合創始人 Jeffery Katzenberg 與 eBay、惠普的前 CEO 惠特曼 聯合創立的美國短視頻平台 Quibi,此時,該公司才剛剛成立,尚且沒有任何產品上線。
并且,區别于如 TIKTOK 等其他在日後陸續發展起來的其他短視頻平台,該平台具有獨特的商業模式——堅持由自己創造或自費購買内容,在產品上線前,該平台還邀請到好萊塢知名導演斯皮爾伯格等頂級嘉賓自制情景喜劇為其站台。
盡管 Quibi 的商業模式使其在平台内容上擁有譬如制作精良等優勢,但是與其他競争對手相比,其高昂的運作成本與視頻内容數量上的巨大差距使其在後續的與字節系和 Youtube 的競争中很快便敗下陣來。最終,該平台不得不關閉,阿裡總額十億美元的巨額投資也血本無歸。
在交通出行領網域,2017 與 2018 年,阿裡巴巴連續兩年領投 ofo 單車總計 15.66 億美元,或許是之前在快的打車上的失利深深地刺激了阿裡高層,抑或是交通出行領網域的市場實在太大,阿裡迫不及待想要分一杯羹。故阿裡在 ofo 上從未吝惜,連續大筆投資為 ofo 輸血,助其利用補貼與摩拜單車搶占市場,然而,企業想要長期運營,最核心的因素就是盈利,即使不能在現階段達成盈利,也要有穩定的、可預期的盈利前景。
然而自該產業出現以來,ofo 與摩拜單車為了争奪市場一直瘋狂補貼,從未考慮利潤問題,遲遲未能找到正确的盈利模式," 燒錢搶份額 " 成了公司存續的唯一目的。同時,ofo 管理層也未能對經營現狀有清晰的認識,導致其最終的失敗。時至今日,ofo 早已徹底退出了人們的視線,而阿裡也轉而押寶哈啰單車,繼續布局交通出行領網域。
今年 3 月 21 日,阿裡宣布減持小鵬汽車,出售了小鵬汽車美國存托股票(ADS)合計 3300 萬份,總價值約 3.14 億美元。而這也不是阿裡第一次減持小鵬汽車了,去年 12 月,阿裡就已出售 2500 萬份 ADS,總價 3.91 億美元。
相關分析認為,阿裡對小鵬的減持,其原因可能來自于阿裡内部對于小鵬汽車前景的悲觀預期。按照今年 3 月 19 日發布的最新财報,小鵬汽車的虧損擴大至 103.8 億元,毛利率持續下滑至 1.5%,汽車毛利率為 -1.6%,從銷量上來看,2023 年,小鵬汽車的交付量為 14.16 萬輛,而老對手理想汽車則以 37.6 萬輛的亮眼成績登頂銷量榜,蔚來則以 16 萬輛位居第二,小鵬僅能位居第四,在一直以來形成的 " 蔚小理 " 新能源三巨頭中,可以說小鵬已經在和其他兩家的競争中完全處于下風。
為了破局,在今年年初,小鵬相繼啟動了涉及組織、經營、業務、規劃等各個方面的大規模改革行動,但是效果卻并不樂觀,今年 1 月小鵬的新車交付量僅為 8250 輛,2 月更是僅為 4545 輛,不僅不敵老對手理想和蔚來,更是被新生代問界、極氪超越。
3 月 28 日,随着小米 su7 的上市,小鵬面對的競争将更加激烈。
回顧往昔,不難發現,阿裡在過去這些年的投資确如蔡崇信所言。雖有成績但需調整的更多。未來希望阿裡回歸初心,重新成為給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