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短劇“一夜暴富”只存在鏡頭裡,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鲸商,作者 | 蕭傑
冬天的寒意仍在,短劇的熱潮卻在春天裡滾燙,對此欲罷不能的網友,心甘情願地掏錢包。
消費者之所以願意為短劇付費,是因其劇情尺度大、情節緊湊、台詞犀利、反轉密集,每一集都能抓觀眾的眼球,吸引大家 " 上頭 "。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認為短劇低俗、擦邊,因為其故事經常圍繞着豪門復仇、霸總嬌妻、黑道鬥毆等展開。尤其在社交媒體推廣中,這類情節往往被作為宣傳點和 " 高光 " 片段,令人感到不适。
然而,短劇的爆火卻給那些正陷入困境的制作公司、MCN 機構,打了 " 雞血 ",讓它們看到了轉型的曙光,特别是抖音聯合周星馳宣布推出《9527 劇場》,讓大家看到巨星放下身段 " 接地氣 ",确認短劇是新風口無疑。
一時間,有超過上千家短劇劇組扎堆浙江橫店,有人估算當地一幢影樓的租金已賺數百萬。盡管大部分人還未賺到錢,但随着 " 一對夫婦做短劇每月進賬 4 億多 " 的新聞刷屏,先不論真假,已将短視頻行業狂歡進一步推向高潮,而這背後抖音、快手也在躺賺。
更有激進者,開啟了 " 短劇出海 " 之旅。冷靜者看到的是短劇行業泡沫越來越厚,随着監管趨嚴,狗血爽劇的同質化加深,而這個行業少不了 " 一地雞毛 "。
一夜暴富的短劇,偶然大于必然
2024 年開年,一部《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霸榜各大短視頻平台。根據相關報道顯示,《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由短劇廠牌聽花島制作出品,聽花島的背後實控人是咪蒙(馬凌);該劇集拍攝成本僅耗時 10 天,後期投入約 8 萬元,上線首日充值超過 2000 萬元,成為爆款短劇。
随後," 爆款短劇編劇月入超 10 萬 "" 一對夫婦做短劇每月進賬 4 億多 " 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用戶追劇的同時產生疑問,短劇真這麼賺錢?
其實,中國短劇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 2012 年的《屌絲男士》與 2013 年優酷上映的《萬萬沒想到》。這兩部劇以 " 沙雕式 " 的内容情節在網絡迅速傳播,獲得眾多 80、90 後喜愛。
2020 年 12 月,廣電總局出台《關于網絡影視劇中微短劇内容審核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将微短劇定義為單集時長 10 分鍾以内的網絡影視劇,是繼網絡影視劇、網絡電影、網絡卡通片後第 4 種官方認可的網絡影視作品形态。自此,短劇行業逐步邁向規範化發展的階段。
為了抓住短劇這波高黏性的用戶,同時緩解流量增長見頂的焦慮,眾多平台開始為短劇發展提供 " 沃土 "。在 2019 年 4 月,快手推出 " 快手小劇場 " 欄目,将創作者自發創作的劇情類内容匯總到一起。
2020 年 8 月,快手推出 " 星芒計劃 ",引入專業的 MCN 和影視制作機構。2022 年 7 月,快手又推出 " 劇星計劃 "。基于以上積累,快手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實現付費短劇消耗同比增長超 300%,環比增長近 50%。
短視頻領網域的另一大巨頭抖音,則在 2021 年正式進軍短劇。抖音發布 " 新番計劃 " 和 " 千萬爆款俱樂部 ",吸引創作者參與短劇創作。在 2023 年 5 月推出主打免費模式的微短劇,App" 紅果劇場 "。種種舉措,都彰顯抖音在短劇層面不想掉隊的決心。
近日,微信也上線了短劇專區,搜索 " 短劇 " 等關鍵詞,搜索結果頁面中就會出現短劇展示專區,下面還有甜寵、熱血、玄幻、虐戀等多個分類詞條。這意味着微信為短劇開辟了專屬的流量入口,試圖抓住短劇流量。
除了平台,短劇行業能賺錢的主要玩家還有處于行業上遊,手握大量小說版權的版權公司;處于行業中遊,具備制作能力的制作公司和部分 MCN 機構,比如原上慕光;處于行業下遊、擅長投流的分銷公司,比如掌玩以及部分 MCN 機構。
而 MCN 機構和影視制作機構能出現在短劇行業的多個環節,是因為短劇進入門檻低、制作成本低、拍攝周期短,與動辄需要投入數千萬甚至上億元的網絡大電影和長劇相比,投入產出比更高。短視頻平台的巨大流量和商業化的可能性,則成為吸引力不小的加分項。
就在短劇初期的發展階段中,短劇的盈利模式有單集付費、品牌植入廣告、會員訂閱等,這些變現路徑逐漸清晰後,有的制作方發現賠本,有的演員爆火。總之,短劇各環節依舊充滿變數。
短劇吸金可持續性如何
通常來看,用戶免費看完前面 8 至 15 集左右,就需要充值付費。用戶可選擇會員訂閱或為單集付費——每集 1 到 3 元。一般付費看完一部短劇的總價大概是 80 到 300 元,這些充值費常被視為短劇的 " 票房 "。
金錢驅動下,大量創作者投入到短劇賽道。" 每集 1 — 2 分鍾,500 到 800 字,一共一百集。但需要題材新穎、内容有矛盾衝突、爽點戳人,不得抄襲、不得違規。我們每周都要收大量稿子,因為短劇中能爆的本子只有 10% 到 15%。" 一位九州旗下的策劃責編向鲸商表示。
短劇創業難度加大是行業内有目共睹的。去年入局短劇賽道的張明向鲸商吐槽:" 我們去年入局,通過點眾和中文的分銷,但用分銷博利潤還是失敗了。第一個經驗是剪輯很重要,要拆出爽點。第二個經驗是劇本不夠出彩,被洗了太多次。第三個經驗是投流當天到不了 0.8-1 就很難爆了。去掉購買版權、内容創作、拍攝剪輯、投流分銷等成本,利潤不到 5%。短劇行業也是二八定律,能賺錢的集中在頭部那 20%。我們這 80% 都是炮灰。"
确實如張明所言,最賺錢的為手握流量的平台,其次是投流方。倘若制作方不參與投資,幾乎賺不到錢。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一部部爆款短劇出現," 消耗 " 一詞開始流行,該詞匯特指某部短劇在信息流投放廣告(簡稱 " 投流 ")的花費。這也是業内檢測一部劇火爆程度的核心指标之一。投流首先需要剪輯人員挑選出劇中 " 高光 " 片段、" 名場面 " 片段,用以宣傳。然後由投手再把這些片段投放到短視頻平台的信息流中。手握流量的短社頻平台采用的競價廣告模式,決定了其才是 " 最終得利者 "。
現在,随着入局者變多,競價廣告也為平台帶來了新收入。甚至部分短劇邊拍邊投廣告,在用戶充值後再持續投流。有相關媒體報道,一部短劇火爆出圈的标志是充值過千萬,這意味着投流近千萬,一部 30 萬成本的短劇,按業内約定 5% 的抽成比例,充值需要達到 600 萬,才算保本。
也就是說,短劇行業看似容易撈金,實際上給到平台的投流花費就占到了收入的 80% 以上。九州文化海外總編鍾惠曾表示," 一千萬票房的劇,大概有近九成是投流成本。目前海外短劇的投流渠道中,TikTok 占據一半,其次是 Meta(Facebook)、谷歌等。"
制作方葉加也向鲸商表示:" 現在拍短劇的成本急劇上升,以前 3、4 萬就能拍,現在要 10 萬起步,甚至到 30 萬以上。100 集左右的短劇拍攝周期在 5 天左右。現在則需要更久的周期。"
制作越來越精良的短劇,對于眾多入門創作者來說,門檻提高了。一位曾投稿過的編劇向鲸商吐槽:" 都寫了 50 集了,甲方突然重新給要求,是一個最近爆紅的新劇,說按照這個改。" 可惜,改好後也沒有成為爆款。
因此,短劇行業内的創作者、版權方、投流方,更像 " 挖井人 ",短視頻平台和小程式才是 " 賣水人 "。加上真正賺錢的爆款短劇比例很小,行業的泡沫可謂愈發高漲了。
監管趨嚴,出海淘金
短劇早期是野蠻生長階段,目前已有了精品化的發展方向。過去短劇制作成本較低,周期短,多數為網紅或素人參演。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專業演員開始演短劇,幫助短劇實現精品化轉型。
此外,不少制作方也在探索短劇出海的可能性。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2023 下半年,短劇出海爆發,2023 年淨流水同比增長 2871 倍。海外短劇發展始于 2022 年 8 月 ReelShort 上線,後其他短劇 APP 陸續推出。2023 年 11 月 ReelShort 就超越 TikTok,頻頻登上美國蘋果商店的總榜前三的位置。據 SensorTower,2023 年頭部短劇出海平台合計下載量 / 淨流水分别達 2823 萬次 /5671 萬美元,較 2022 年實現爆發式增長。
目前短劇出海主要有四種商業模式:一是自建短劇 APP;二是 YouTube 分發,通過視頻觀看量變現和訂閱會員變現;三是短劇獨立站;四是與長視頻平台合作發行短劇。
行業頭部的九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從 2023 年 5 月開始探索出海業務,先後推出了 99TV 和 ShortTV 兩款應用,前者面向中國港澳台、日韓、東南亞市場,後者則主要針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東、歐洲和非洲等市場。
在付費意願層面,根據國海證券指出,東南亞地區對中國文化接受度比較高且用戶基數大,成本較低,是短劇出海的第一選擇,2022 年 8 月 -11 月頭部短劇出海應用下載量東南亞地區占比約 86%。但東南亞地區付費能力差,每下載收入(RPD)為 0.7 美元,遠低于整體平均水平(2.0 美元)。
歐美地區付費習慣好、付費能力強。2022 年 8 月 -2023 年 12 月,美國淨流水 / 下載量貢獻均為第一,北美地區 RPD 為 4.7 美元,歐洲地區 RPD 為 2.3 美元。
所以,很多制作方和投流方會把目光放在歐美等付費意願更強的地區。
而在短劇題材中,國内外觀眾都喜歡各種穿越、霸總、富婆、復仇之類的爽劇。這其中的狗血離譜劇情、盜版、侵權、價值觀引導不良等問題,也急需被監管。
此前,國家廣電總局明确從七個方面加大對網絡微短劇的管理力度和細化舉措,包括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一方面助力精品短劇破圈,抵制濫俗選題,聚焦現實題材。另一方面明确政策法規,不給違規微短劇生存、滋生空間。
總之,筆者認為 2024 年,短劇行業依舊發展勢頭迅猛。待其逐漸精品化和消費規模進一步擴大後,短劇題材、閱聽人和盈利模式,或許會有更多可能性。但短劇從業者能否撈金的挑戰從未減少,他們只能在更激烈的競争中,想方設法讓作品成為消費者的 " 電子榨菜 "。